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77

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杀菌剂,消毒液,食品杀菌剂,食品加工车间消毒,食品饮料灌装...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公司动态 » 食品坚果类霉菌及黄曲霉毒素污染?坚果产品霉菌限量及如何有效控制霉菌微生物保证产品合格?
公司动态
食品坚果类霉菌及黄曲霉毒素污染?坚果产品霉菌限量及如何有效控制霉菌微生物保证产品合格?
发布时间:2025-01-1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93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      关键词:

食品车间 坚果  黄曲霉毒素B1  真菌毒素  赭曲霉毒素  食品级消毒剂  食品消毒液  霉菌

霉菌消毒剂  杀霉菌剂 杀灭霉菌好的方法  奥克泰士食品级消毒剂 食品车间霉菌  食品霉菌  降解黄曲霉毒素  空气喷雾消毒  原料消毒  GB2761  GB19300 霉菌限量  孢子 标准  出口食品

引言:

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,坚果类食品因其营养丰富、口感而备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霉菌及其真菌毒素的污染却给坚果产品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。霉菌不仅会降低坚果的食用价值,造成食品浪费,更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真菌毒素,如致癌性极强的黄曲霉毒素。因此,严格控制坚果产品的霉菌限量,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霉菌及其毒素污染,确保产品合格,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坚果产品霉菌限量标准及有效控制霉菌的方法。


一,霉菌及其真菌毒素的危害

霉菌的危害

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,它们能在各种环境中生长繁殖。当霉菌污染食品时,不仅会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,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。霉菌产生的菌丝和孢子可能引发过敏反应,对于敏感人群来说,接触或摄入霉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皮肤瘙痒、红肿、呼吸困难等症状

真菌毒素的危害

真菌毒素是霉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。这些毒素具有广泛的毒性效应,能够损害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。常见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、赭曲霉毒素、展青霉毒素等。

致癌性:一些真菌毒素,如黄曲霉毒素,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界定为一级致癌物。它们能够损伤细胞的DNA,引发基因突变,从而增加患的风险。

致畸性:孕妇如果摄入含有真菌毒素的食品,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。这些毒素能够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过程,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

损害器官功能:真菌毒素还能损害肝脏、肾脏等器官的功能,影响机体的代谢和排泄能力。长期摄入含有真菌毒素的食品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。



二,坚果类产品霉菌及其真菌毒素限量标准

1、霉菌限量参考  GB 19300-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

 

根据上述标准,霉菌限量标准≤25cfu/g

      2、真菌毒素限量参考 GB 2761-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

     1)黄曲霉毒素B1 :黄曲霉毒素B1 根据GB 2761 花生及其制品限值是20ug/kg;其他熟制坚果及籽类限值是5ug/kg

     2) 赭曲霉毒素A   坚果及其籽类:烘焙咖啡豆限值是5ug/kg

 

三,坚果产品霉菌污染源分析排查

1、原料污染-警惕原料本身携带霉菌

坚果原料在种植、收获、运输过程中,易受自然环境中的霉菌污染。特别是雨水、潮湿环境,以及不规范的储存条件,都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。原料中的霉菌孢子,即使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,也可能因条件适宜而迅速繁殖。

2、生产过程污染-设备卫生死角、操作过程卫生控制不当,忽视霉菌孢子空气传播

设备清洁不彻底生产设备、器具的缝隙、死角等难以触及的区域,往往成为霉菌滋生的温床。这些区域在清洁消毒过程中容易被忽视,从而导致霉菌的交叉感染。

操作规程执行不严在坚果加工过程中,如果生产环境卫生条件不佳,或者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,都可能导致霉菌的滋生。使用污染的油料、水源油料和水源如果受到污染,也可能成为霉菌传播的途径。

忽视霉菌孢子空气扩散传播的特性,没有使用空气消毒环节降低空气中霉菌

3、储存与运输污染-储运环境及通风、温度情况

坚果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,若环境条件控制不当,如湿度过高、温度过高或通风不良,都会加速霉菌的生长。特别是在一些不规范的仓库或运输条件下,坚果更易受到霉菌的污染。

4、包装材料污染-警惕包材污染带入产品中

包装材料如果未经过充分消毒,或包装环境湿度过高,都可能导致霉菌在包装内部滋生。特别是在包装过程中,如果包装材料受到污染,霉菌可能会通过包装材料进入产品内部。

5、使用常规消毒方式对霉菌作用有限-警惕霉菌属于高抗性微生物

现有的消毒技术,如紫外线、臭氧、常规化学消毒剂等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杀灭霉菌,但仍存在局限性。例如,紫外线穿透力有限,难以杀灭深层次的霉菌;臭氧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,且消毒效果受环境湿度、温度等因素影响;常规化学消毒剂则可能残留有害物质,影响产品安全,并且无法杀灭高抗性的霉菌微生物。

四,坚果生产车间如何控制霉菌及其真菌毒素?

1. 参考GB/T 29647-2013 坚果与籽类炒货食品良好生产规范

 

根据坚果及籽类炒货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标准,微生物控制参考上图,从温度和时间、湿度、原辅料、包装工、半成品和成品及设备、生产用水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

2.重视空气雾化消毒环节

空气雾化消毒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手段,特别适用于坚果加工车间等开放环境。通过雾化设备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到空气中,可以杀灭或抑制悬浮在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和其他微生物。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空气是微生物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,通过空气消毒可以显著降低车间内的微生物浓度,从而减少产品受污染的风险。

在实施空气雾化消毒时,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,并确保其对人体无害、对设备无腐蚀,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。此外,还应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频率和持续时间,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大化。

3.重视清洁消毒,使用新型高效型消毒剂与常规消毒方式搭配使用

清洁消毒是霉菌微生物控制的基础。在坚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,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卫生质量。因此,必须定期对生产设备、工作台面、地面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。

为了提高消毒效果,可以使用新型高效型消毒剂与常规消毒方式搭配使用。新型高效型消毒剂通常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、更广的杀菌谱和更长的杀菌持续时间。然而,不同消毒剂之间可能存在化学反应或拮抗作用,因此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其性能和兼容性,确保搭配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4.结合生产工艺,注重及时更新工艺设计:

生产工艺是影响坚果产品霉菌微生物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。随着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,生产工艺也应随之调整和优化。在更新工艺设计时,应充分考虑微生物控制的需求。例如,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、优化生产参数、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方式,减少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机会。同时,还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测,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。

五,新型奥克泰士消毒方式与传统消毒相结合共同守护坚果产品

1.食品车间传统消毒方式的局限性

食品车间传统消毒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,但存在诸多局限性

消毒效果有限:传统消毒方式可能无法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,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抗性微生物和生物膜中的微生物,其消毒效果往往不理想。

存在安全隐患:部分传统消毒剂对人体有害,如氯类消毒液、过氧乙酸等,操作人员如果摄入会有职业健康危害问题。同时,这些消毒剂在使用后容易形成有毒的消毒副产物,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

影响生产效率:传统消毒剂往往有刺激性味道,消毒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分解和排空时间,影响生产效率。此外,部分消毒剂如甲醛等,消毒时间长,且消毒后需要长时间静置和排风,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。

腐蚀性大:部分传统消毒剂如氯类消毒液对金属材料等具有较强的腐蚀性,长期使用会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害,增加维护成本。

2.新型奥克泰士消毒弥补传统消毒方式不足

新型奥克泰士消毒采用德国核心技术,作为一种高效、广谱、快速、安全、无残留、不污染环境的杀菌消毒剂,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消毒方式的不足

高效杀灭微生物:奥克泰士能够高效杀灭食品制药等生产中各个环节的细菌、霉菌、真菌孢子、放射菌、大肠杆菌、酵母菌、病毒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微生物,彻底解决因微生物污染所面临的困扰。尤其可以高效杀灭霉菌芽孢等高抗性微生物。另外,奥克泰士消毒剂还可以有效降解坚果中黄曲霉毒素。

食品级、安全环保:奥克泰士对人无害,无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性,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消毒剂。同时,它也不会产生刺激性味道和残留物,对环境友好。

应用于食品车间各环节消毒:奥克泰士食品级消毒剂可以应用于食品车间空气雾化消毒、食品接触面消毒、设备内表面消毒、原材料和包材消毒、管道罐体消毒、清除管道生物膜等方面。

3、新型奥克泰士消毒和传统消毒方式相结合,合理设定消毒频率

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将新型奥克泰士消毒和传统消毒方式相结合,根据生产需求和微生物污染情况合理设定消毒频率。例如,在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或生产环节,可以增加奥克泰士消毒的频率;而在微生物污染较轻的区域或生产环节,则可以适当减少消毒频率,采用传统消毒方式进行补充。根据实际微生物状况,设定奥克泰士的使用频率,中间使用常规消毒方式进行维护。

 网站banner图(新)2-1解决方案-2

动态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刘工
  • 电话:
  • 邮件:
  • 手机:
  • 传真:
站内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