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 芽孢 污染 芽孢杆菌 饮料 乳制品 耐热芽孢杆菌 嗜热菌 防控 消毒
超标 肉制品 嗜热菌
引言:
在食品生产车间的严格环境中,芽孢污染依然是影响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大隐患。芽孢以其高抗逆性、耐热性及难以穿透的外壁结构,成为微生物污染中的“顽固分子”。它们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,还能通过原料、空气、设备等多种途径污染食品生产链,导致食品变质、腐败甚至中毒事件。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生产车间常见的芽孢污染类型,分析芽孢难以杀灭的原因,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,旨在帮助生产企业筑牢食品安全防线。
一,食品生产车间芽孢及其高抗性分析
1、关于食品车间芽孢
芽孢是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休眠体,也被称为内生孢子。它是细菌在营养条件缺乏时的一种生存策略,通过形成芽孢来抵御环境,如高温、干燥、辐射和化学药物等。芽孢具有厚壁和多层膜结构,这些结构能够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渗透,保护内部生命活动不受影响。芽孢内部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和耐热性酶,这些物质能够增强芽孢的耐热性和抗逆性,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存活。
2. 芽孢的高抗性分析
通常情况下芽孢被认为是高抗性的微生物形态。芽孢组成的外壁具有三层结构,分别是外层的胶质层、中间的薄壁层和内层的内壁层。这种特殊的外壁结构具有很好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学特性。
物理抗性
高温:芽孢能够耐受高温,某些芽孢甚至在煮沸条件下也能生存数小时。这主要得益于芽孢的厚壁结构和其内部含有的特殊抗热性物质,如2,6-吡啶二羧酸(DPA)和耐热性酶。
低温:芽孢同样对低温环境具有抗性,能够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,等待适宜条件重新萌发。
干燥:芽孢的含水量极低,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干燥环境中长时间存活,甚至数十年之久。
辐射:芽孢对电离辐射也具有一定的抗性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辐射的破坏。
化学抗性
化学消毒剂:芽孢对多种化学消毒剂具有抗性,这使得在消毒过程中,芽孢往往成为难被杀灭的微生物之一。
酸碱环境:某些芽孢如肉毒梭菌芽孢,对酸、碱等pH环境也具有一定的抗性。
生物抗性
抗药性:芽孢内部可能含有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具有抗性的基因或机制,使得它们在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中也能存活。
二,食品生产车间常见的芽孢污染类型
1.生牛乳芽孢杆菌污染:生牛乳供货商变异耐热芽孢杆菌污染,生牛乳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奶牛体内以及挤奶、储存、运输等过程受到的外部污染。奶牛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包含耐热芽孢杆菌,这些细菌可能通过乳汁进入生牛乳中。挤奶过程中,如果设备或环境不卫生,也可能导致耐热芽孢杆菌的污染。生牛乳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,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或容器不清洁,也可能受到耐热芽孢杆菌的污染。
2.嗜热芽孢杆菌:酱卤肉产品中常见嗜热菌污染,嗜热菌俗称高温菌,可以在40℃及以上生长,其中超嗜热菌可以耐受80-110℃高温。如烧鸡及卤汤中的嗜热芽孢杆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4株芽孢杆菌,包括海水芽孢杆菌,黄海芽孢杆菌,甲基影响型芽孢、地衣芽孢。嗜热芽孢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食品安全和保质期,嗜热菌的出现会破坏营养成分,导致其引起腐败。形成生物膜和产生耐热性芽孢, 生物膜是微生物细胞与其产生的胞外多糖缔结,黏附并在无活性或活体表面生长,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微生物聚集体。营养体细胞和芽孢的黏附都可能促使嗜热杆菌生物膜的形成。
3.乳粉蜡样芽孢杆菌:污染蜡样芽孢杆菌的食品在16-40℃极易繁殖,并且多数菌株都能产生有害物质,具有耐酸、耐碱、耐蛋白酶,且在121摄氏度加热20分钟仍有活性,属于高抗性微生物。90%以上具有多重耐药性,婴儿食品中100cfu/g左右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。蜡样芽孢杆菌可以产芽孢,革兰氏阳性菌,芽孢可以抵抗不良环境,并且还可以形成生物膜,使得蜡样芽孢杆菌具有了高抗性。
4.炼乳中枯草芽孢杆菌:炼乳需要警惕芽孢杆菌,尤其枯草芽孢杆菌,可以导致炼乳凝块、苦味、酸味和腐败味。严重影响了炼乳的口感和质量。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,通常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,但在某些条件下,它可能会在食品中生长并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,如导致食品变质或产生异味。
5.饮料管道芽孢定殖:芽孢在管道内壁附着后,利用管道内的残留物、污垢等作为营养源开始生长繁殖。长时间不清理的管道内壁容易形成一层粘性很强的膜状物,即生物膜。生物膜不仅能滋生大量细菌,还对细菌产生保护,使其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。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,芽孢及其代谢产物可能通过管道系统扩散到整个饮料生产环境,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威胁。
.食品添加剂发酵罐芽孢杆菌污染:生物发酵芽孢污染是很危险的,会导致发酵失败,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出成率。生物发酵罐是高风险污染源,日常消毒选用高温蒸汽灭菌,但有些芽孢是耐高温的,如耐热芽孢杆菌,无法被蒸汽杀灭。
三,食品生产车间芽孢为何难以杀灭?
1. 生产车间的复杂环境:
设备、管道等难以彻底清洁:食品生产车间的设备、管道等复杂且难以彻底清洁,这为芽孢杆菌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场所。即使进行了清洗和消毒,也可能存在盲区和死角,导致芽孢杆菌残留。
人员操作不当:操作人员的手部、衣物等可能携带芽孢杆菌,如果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,就可能导致芽孢杆菌在生产过程中传播和扩散。
原料污染:原料中可能携带芽孢杆菌,如果原料检验和筛选不严格,就可能将芽孢杆菌带入生产车间。
2. 消毒方法的局限性
消毒剂的选择不当:并非所有消毒剂都能有效杀灭芽孢杆菌。一些常规的消毒剂可能无法穿透芽孢的外壁,从而无法将其彻底杀灭。应该选择更加高效的消毒剂。
消毒时间不足:消毒时间不足也可能导致芽孢杆菌无法被彻底杀灭。即使选择了有效的消毒剂,也需要足够的消毒时间来确保消毒效果。
消毒方式单一:单一的消毒方式可能无法应对所有类型的芽孢杆菌污染。需要结合多种消毒方式(如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相结合)来确保消毒效果。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消毒剂,会使芽孢产生抗药性。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,原本有效的消毒剂可能变得不再有效。可以考虑使用消毒剂轮换策略。
3. 管道内壁生物膜的形成:很多食品生产会用到管道,而管道长时间使用后会形成生物膜,生物膜能够保护其内部的微生物,使得外部施加的消毒杀菌措施难以穿透,从而导致消毒杀菌效果大打折扣,甚至完全失效。生物膜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,这些营养物质来源于水体中的物和其他物质,促进了微生物的快速增长。生物膜中可能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,如芽孢杆菌、大肠杆菌等。这些微生物在生物膜的保护下难以被杀灭。
四,食品生产车间如何有效防控芽孢污染?
1、食品厂微生物防控需要“预防为主,风险管理,全程控制”,实际生产过程中尤其注意细节的把控,如乳制品原料的验收程序,挤奶设备管道污染,空间环境沉降菌的监测,CIP管道清洗消毒,菌种初始菌落等等。
另外,不要过度依赖化验室检测,微生物的检测是辅助,检测的结果存在滞后性,每日微生物检测的趋势分析协助车间更好的排查微生物超标原因。
2、微生物污染问题早发现早控制,建议车间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置表面和环境的检测计划,确定监测频率。
根据设置好的取样计划去取样检测,当微生物出现异常时追加取样频率,确定原因及时纠偏。
3、食品厂消毒,传统消毒与新型高效消毒剂相结合的方式,使用高效消毒剂杀灭芽孢,日常与常规消毒剂轮换使用,周期性维护消毒,保证消毒能够覆盖所有有害微生物类型。
4、食品厂制定内控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,建立严格的芽孢防控内控标准和生产追溯体系,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方便查找原因。
五,奥克泰士助力食品车间芽孢防控
奥克泰士作为一种高效、环保的复合型食品级消毒剂,其核心成分包括过氧化氢和银离子。过氧化氢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,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,从而杀灭微生物;而银离子则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,能够持续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营养获取能力。针对车间芽孢超标问题展现出显著优势:
高效杀灭芽孢:奥克泰士采用的复合配方,能够迅速破坏芽孢的细胞壁和细胞膜,使其失去活性,在相同的消毒时间内,其杀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消毒方式。
广谱抗菌:奥克泰士不仅对芽孢有强大的杀灭作用,还对其他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优异的杀灭效果,包括真菌孢子、霉菌、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。
环保无污染:奥克泰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残留物,对环境友好,同时也不会对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损害,对设备基本无腐蚀。
清除管道生物膜:奥克泰士能够穿透生物膜的结构,与生物膜内的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发生反应,破坏其完整性,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,从而杀灭微生物。有效解决传统清洗消毒方式无法彻底清除生物膜的问题。
奥克泰士是高效广谱抗菌型,应用于食品车间空间环境、空气消毒、食品接触面消毒、管道、罐体等消毒,消毒效果显著,通过雾化、擦拭、浸泡、管道循环冲洗等方式能高效杀灭芽孢杆菌,助力食品安全。